新譯夏目漱石:英倫見學之後:收錄<卡萊爾博物館>、<倫敦塔>等, 霧都路上的漫漫吟遊

點閱:782

其他題名:英倫見學之後 收錄<卡萊爾博物館>、<倫敦塔>等, 霧都路上的漫漫吟遊 收錄卡萊爾博物館倫敦塔等霧都路上的漫漫吟遊

作者:夏目漱石著;侯詠馨譯

出版年:2018[民107]

出版社:紅通通文化出版 暖暖書屋文化發行 聯合發行總經銷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掌上小劇場:12

格式:PDF,JPG

ISBN:9789869550444

分類:日本文學  

內容介紹
夏目漱石,在日本被譽為「國民大作家」
肖像曾登上日幣千圓紙鈔與發行郵票
 
「漱石發狂。」一封來自英國的緊急電報傳來
從國家菁英的雲端,跌入了無法掙脫的憂鬱泥淖中
揭露了人生中「最不愉快的兩年」
 
夏目漱石是日本當時較為稀少的英語人才,在只有東京帝國大學設有英文學科的年代,他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一九○○年獲選成為文部省第一位國費留學生,銜命赴英留學。
 
本書所收錄〈卡萊爾博物館〉這篇作品當中所描述的場景,就是夏目漱石當年旅居倫敦時的生活場域。從克拉芬公園地鐵站(Clapham Common)出發,穿過公園,轉進The Chase這條路,再找到八十一號,即可抵達漱石在倫敦的第五處寓所。建築左側的外牆上,至今仍嵌著一個代表名人故居的藍色圓招牌,記錄了漱石曾在這裡生活的時光。而就在對面的八十號,有一座由漱石文學的愛好者恒松郁生先生,於一九八五年自費開設的倫敦漱石紀念館。
 
七百多天短暫的英倫留學生活,為夏目漱石畫下難以抹滅的印記、深刻的生命淬鍊。之後全心投入文學創作,一舉成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國民大作家」,肖像不僅曾登上日幣千圓紙鈔,也發行過郵票。本書即收錄他在英國的生活或是從英國文學、歷史中取材所寫成的作品,包括〈卡萊爾博物館〉、〈倫敦塔〉、〈幻影之盾〉、〈薤露行〉。
 
〈卡萊爾博物館〉
 
──「正是這張臉,泡在這高度與暖桌架差不多的浴缸裡,在這張樸素的床上躺了四十年,一直抱怨外面很吵。」描寫漱石訪問蘇格蘭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生前故居的紀行文。
 
〈倫敦塔〉
 
──「倫敦塔宛如我前世夢境中的焦點。」以漱石自身實際走訪倫敦塔的經驗以及他的獨特幻想視野而寫成的作品。並結合了漱石對於西洋畫的素養。
 
〈幻影之盾〉
 
──「這是盾牌裡的世界。然而,威廉就是盾牌。」是一部描繪遠古時期騎士威廉與克拉拉的悲戀小說,威廉與克拉拉就如同羅密歐與茱麗葉一般。
 
〈薤露行〉
 
──是一篇英國文學色彩濃厚的作品,故事取材自亞瑟王傳奇;描寫傳奇人物圓桌武士蘭斯洛特與王妃桂妮薇兒間的祕戀。名稱引用自中國漢朝的古樂府歌謠中的無名詩人作品〈薤露歌〉。
 
本書特色
 
◎ 重量級文人評論【對人際關係與人心的反覆思索──話說夏目漱石……】
 
◎ 生平小傳與年譜【捨一世學術坦途,成百年文壇盛名──夏目漱石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次英倫之旅【循漱石步履,賞英倫風光──夏目漱石文學散步】
 
名人推薦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廖秀娟
 
【歷來文人眼中的夏目漱石】
 
一般而言,能讀英文書者,則無法讀漢文書;能讀漢文書者,則無法讀英文書。兩者皆通的你(夏目漱石),堪稱為千萬中選一。-正岡子規(俳人,一八六七-一九〇二)
 
夏目漱石的文學呈現了一種以虛構及想像力所建構的文學空間,他自始至終堅守正統客觀小說的寫作方法,作品中帶有強韌的思想性及倫理性,與同時代盛行的自然主義做出了明確的區隔。他的小說寫出了東方與西方的裂痕、愛與自私、知識人的孤獨與憂慮等多種主題,都與現代人的生命與處境息息相關,因此廣受讀者喜愛。-三好行雄(日本文學學者,一九二六-一九九〇)
 
說起來,夏目漱石的小說除了前期的作品之外,我認為其實全都是偵探小說,或可說是一種推理小說。雖是這樣說,但所謂的偵探小說,指的是像小林秀雄曾形容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罪與罰》是精神的偵探小說那樣,漱石的作品雖與杜斯妥也夫斯基性質迥異,但我覺得除了前期的作品之外,全都屬於精神的偵探小說。-吉本隆明(文學評論家,一九二四-二〇一二)
 
〈三四郎〉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除了讓我驚嘆漱石的才華橫溢之外,他鋪陳伏筆的方式也堪稱一絕。我雖已經讀過二十次以上,但每次重讀,還是會有新發現。-茂木健一郎(腦科學專家,一九六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
 
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
 
日本著名作家。一八六七年出生於江戶,幼時屢次在原生家庭與收養家庭之間出入往返,這段經歷深刻影響其日後的作品。曾被文部省派往英國留學兩年,此為他人生中「最不愉快的兩年」,然而這段旅英的經驗,卻促使他走上創作之路。
 
旅英回國後,夏目漱石先在《杜鵑》雜誌上發表了〈我是貓〉,為他確立了「小說家」的身分。接著又有〈倫敦塔〉、〈少爺〉問世,使得他的名氣在小說界迅速竄紅。一九一〇年前後,夏目漱石寫下了以戀愛為主題的〈三四郎〉、〈從此之後〉、〈門〉,被譽為其小說創作歷程中的前期三部曲;後期的三部鉅作則是以利己主義和孤獨為主題的〈彼岸過迄〉、〈行人〉和〈心〉。一九一六年,夏目漱石因胃潰瘍惡化而病逝,享年四十九歲。
 
譯者簡介
 
侯詠馨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誤打誤撞走上譯者之路,才發現這是自己追求的人生。喜歡透過翻譯看見不同的世界。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新譯〕文學鬼才芥川龍之介悟覺人性》、《〔新譯〕墮落教主坂口安吾唯有求生存》、《〔新譯〕泉鏡花的逢魔時刻》、《〔新譯〕堀辰雄的孤獨日常》等。

  • 對人際關係與人心的反覆思索 —— 話說夏目漱石……
  • 捨一世學術坦途,成百年文壇盛名 —— 夏目漱石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
  • 導讀 —— 孤獨的漱石、抑鬱的倫敦 廖秀娟(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
  • 卡萊爾博物館
  • 倫敦塔
  • 幻影之盾
  • 薤露行
  • 循漱石步履,賞英倫風光 —— 夏目漱石文學散步
  • 本書原文版本